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养生 >> 正文 >

加减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_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加减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

加减理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加减理中汤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人参、干姜、白术(土炒)、川椒。

【功能主治】胃寒虫扰作吐,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者。

【用法用量】引用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甘草、木香、肉桂、茯苓、半夏、陈皮。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吐泻里虚。不能出快。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二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甘草1两,干姜1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养诸气,大益脾胃。主脾胃不和,三焦壅滞,胸膈痞闷,胁肋胀痛,呕吐恶心,口淡无味,呼吸寒冷,心腹暴痛,饮酒过伤,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加减理中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引《十便良方》改。

【摘录】《鸡峰》卷十二

虽然说加减理中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Ys630.com相关知识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理中加减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党参9g,白术9g,炮干姜6g,细辛1.5g,吴萸6g,生姜9g。

【功能主治】益补肾气。主肾虚作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消化不良性腹泻:陈某,男,70岁。患者三年来多在晨起腹泻,食谷不化。曾经多方治疗而无效,且用过理中汤、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药,往往服药后3-5日内可见好转,继复作泻,迄今未能治愈。经检查,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于1963年7月初来诊,查其舌净,两脉俱弱,此乃肾虚作泻。理中者理中焦,此乃下焦之泻,仍用以理中去甘草加味而施之,投以"理中加减汤”。连服药三剂,病获痊愈,追访3个月未见复发。

【摘录】《千家妙方》上册引岳美中方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理中加减汤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理中加减汤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理中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二钱。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人参、甘草(炒)、白术、干姜(炮),各三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心腹疗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痞,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止汗去湿。

【用法用量】每三钱,以水一盏半,煎取中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处方】人参 干姜 甘草(炙)白术各9克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备注】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砂仁 干姜(炒)苏子 厚朴(姜汁炒)官桂 陈皮 甘草(炙)各3克 沉香 木香各1.5克(水磨入)

【功能主治】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

【注意】治寒喘,四肢厥冷,脉沉细。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人参 白术(去芦)干姜(炒)各3克 官桂 甘草(炙)各1.5克 陈皮 藿香 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 乌梅1个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槟榔(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益智(去皮,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沉香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患后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能主治】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盐、乌梅煎,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处方】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1钱半。

【功能主治】孕妇心气疼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胎寒气逆,上犯心包,故心气冷疼,食卒不下焉。白术健脾土以安胎,炮姜暖中气以逐冷,炙草缓中益胃以除痛也。水煎,温服,使土暖气温,则冷气自化而胎得所安,何有心气冷痛、食卒不下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人参1钱,炙甘草1钱,绿升麻1钱,漂白术2钱。

【功能主治】痘已现形,而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加煨姜3片,大枣3个,水煎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五

【处方】人参8分,白术(蜜炙)8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干姜5分。

【功能主治】肾虚经来泄泻,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人参2钱,黑姜1钱5分,甘草(炙)2钱,白术(陈土炒)3钱,附子(姜汁、甘草水制)1钱。

【功能主治】温补中气,挽回元阳。主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去核),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白僵蚕(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一 癫痫病用中药还是西药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白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脘痛,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干姜(炮)1钱,甘草8分,乌梅肉2个,川椒10粒。

【功能主治】吐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槟榔(锉)、赤茯苓(去黑皮)、木通(锉)、桂(去粗皮)、陈橘皮(汤浸,去白)、半夏(用生姜捣碎,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痰饮。思后余毒,不思饮食,三焦气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人参、白术、升麻、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痘疹吐泄,手足厥冷,腹胀自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二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炙草3分,干姜5分,藿香叶5分。

【功能主治】妊娠吐清水,同食物出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姜汁1匙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二

【处方】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酒炒)、干姜。

【功能主治】痘疹见形,吐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处方】人参2分,茯苓(去皮)2分,白术(去芦)2分,干姜(炒)2分,陈皮2分,藿香2分,丁香2分,半夏(姜汁炒)2分,砂仁(炒)2分,官桂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清水冷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加减理中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6分,人参6分,砂糖3钱(炒灰)。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脉沉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脾亏冷滞,中气有伤而不能运化,故腹中疼痛,迷闷不已焉。白术健脾土之虚,炮姜逐中宫之冷,人参益痛伤之气,炙草缓痛伤之脾,砂糖灰去瘀血而新血自生,以缓虚寒之腹痛也。水煎,温服,使脾健气强,则寒滞自化,而胃脘阳和焕发,安有腹痛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炮姜1钱,肉桂1钱,附子6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脏腑寒结。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藿香1钱,苍术(米泔制)1钱,厚朴(姜汁炒)1钱,砂仁1钱,香附1钱,木香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5分,干姜5分,官桂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干霍乱,心腹饱胀,绞痛,不吐不泻,脉沉欲绝。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调服。外用炒生姜滓揉法,急用盐汤探吐,得物出为好,及刺委中穴,血出甚妙。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干姜(炒)1钱,官桂5分,甘草(炙)5分,陈皮7分,藿香7分,茯苓(去皮)7分,良姜7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泻症。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砂仁1钱,干姜(炒)1钱,苏子1钱,厚朴(姜汁炒)1钱,官桂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沉香5分,木香5分(水磨入)。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喘。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部全录》引作"九味理中汤”。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节各等分。

【功能主治】疮疹吐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煎5分,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茯苓。

【功能主治】吐泻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附子、炮姜、炙草、茯苓。

【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别名】理中去术加桂汤

【处方】人参3两,桂心3两,甘草(炙)3两,干姜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石发后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者,肾气虚。

【用法用量】理中去术加桂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白术3钱,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泽泻1钱,炮姜5分,肉桂5分,砂仁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早空心、午前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烦筑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理中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对于茯苓理中汤,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茯苓理中汤。

【处方】茯苓6克 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 木瓜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六

【处方】茯苓2两,甘草3两(炙),干姜1两(炮),人参3两,木瓜3两。

【功能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适寒温,分为4服。

【注意】忌海藻。菜、酢物。

【摘录】《外台》卷六引《范汪方》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茯苓理中汤,我们知道茯苓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说到加味理中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人参 白术 甘草(炙)干姜(炮)干葛 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癫痫病症状要注意什么《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处方】人参 白术 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 橘红 细辛 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咳。治肺胃俱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曾经解利者通用。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处方】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吴茱萸 肉桂 当归 陈皮 厚朴各等分

【制法】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用法用量】浸冷水中,或煎汤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理中汤加陈皮、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感寒,呕吐不止。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5分,干姜1钱(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陈皮1钱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寒,直中阴经,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呕吐不渴,脉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服加木香(磨)1匙,姜汁少许同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潞参5钱,白术3钱(土炒),炮姜1钱,附子2钱,扁豆3钱(炒),小半夏2钱,归身3钱(土炒),砂仁1钱半(炒),焦楂1钱半,木香5分(研),粟壳1钱半(蜜炙焦),生草8分,乌梅炭1钱,川朴5分(炒)。

【功能主治】脏腑虚寒,偶得暑热痢病,误服凉下太过之药,脾胃受伤,日久不能除根,仍然腹痛痢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西党参3钱,野于术2钱,炙草2分,干姜(炒黑)6分,归身1钱半,大枣3枚。

【功能主治】小产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华氏医方汇编》卷五

【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陈皮1钱,干姜(炒)2钱,甘草(炙)1钱,当归2钱(滑泄者,土炒),木香4分,白豆蔻(去壳炒)1钱,茯苓2钱,白芥子(炒,研)8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胀便泄,恶食恶寒等。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白术2钱,干姜(炒)1钱半,甘草(炙)1钱,丁香5分,白豆蔻(去壳炒,研)1钱。

【功能主治】阴寒腹痛,脉紧而微,或表热里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假热在上不纳者,冰冷与服。

【摘录】《会约》卷四

【处方】人参(少者,用山药3钱炒黄代之),白术1钱半,干姜(炒)1钱,甘草(炙)1钱,附子5分,丁香3分,木香3分,半夏1钱,草豆蔻(煨)8分,生姜1钱。

【功能主治】胃寒呃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四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玄胡。

【功能主治】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处方】理中汤加附子、茯苓、苍术。

【功能主治】寒中腹胀,多溺涎涕,足软,胛脊、腰背、睾丸痛,并兼气虚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

【处方】淡附子2钱,干姜1钱,茯苓2钱,人参不拘,炙甘草7分,焦术2钱,白蔻5分,肉桂心1钱,延胡索(醋炒)1钱5分,乳香(去净油)1钱5分。

【功能主治】产后心腹痛。

【用法用量】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大附子(童便制)1钱,干姜(炒黑)8分,甘草8分,槟榔8分,白术(生炒)8分,人参8分,肉桂6分,川椒6分。

【功能主治】蛔厥。

【用法用量】水1钟,加乌梅3个,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附子、丁香、柿蒂。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吐利后,胃中虚寒,呃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三

【处方】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人参(去芦)、白术(去芦)、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甚痼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热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炮姜、炙草、川芎、扁豆。

【功能主治】因强呕吐,致伤胃吐血,腹痛自汗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别名】加味理中饮

【处方】干姜4分,肉桂4分,白术1钱,人参8分,陈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足太阴脾经受症,脏寒,自利不渴、手足温,身无热,脉来沉而无力。

【用法用量】加味理中饮(《赤水玄珠》卷十八)。

【摘录】《伤寒六书》卷四

【处方】理中汤加炒川椒5粒,槟榔5分。

【功能主治】胃寒所生蛔厥。

【摘录】《便览》卷一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干姜(炮)1钱,甘草(炙)5分,丁香10粒,生姜10片。

【功能主治】胃虚受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凉服。

【各家论述】《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本方用人参、白术、炙草诸甘温以补中;干姜、丁香诸辛热以散寒;生姜散逆气,以止呕吐。

【摘录】《医学六要》卷三

【处方】甘草、干姜、白术、条参、肉桂、附子各等分,秦艽1钱半,腹皮1钱半,钩藤1钱半,川羌1钱半,怀膝1钱,虎骨3钱。

【功能主治】酒伤,四肢厥冷,痪瘫不仁,口不作渴,冷汗如雨等。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人参、白术、炙草、干姜(煨)、陈皮、藿香、厚朴(姜制)、生姜5片。

【功能主治】产后脾胃虚弱,失于调理,伤于风冷饮食,而为霍乱,心腹绞痛,手足逆冷,吐泻并作。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理中汤加丁香1钱,橘红2钱,半夏2钱,柿蒂(炒)5分。

【功能主治】胃冷呃忒。

【摘录】《伤寒广要》卷九引《蕴要》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橘红、细辛、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温养脾肺。主脾肺虚寒,咳嗽不已;中寒口噤,身体强直。肺胃俱寒,咳嗽。中寒,身体僵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洒洒恶寒,脉浮紧,无汗。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临床应用】肺痈咳嗽《外科发挥》:一男子年前病肺痈,后又患咳嗽,头眩唾沫,饮食少思,小便频数。服解散化痰药,不应。诊之,脾肺二脉虚甚。余谓:眩晕唾涎,属脾气不能上升,小便无度,乃肺气不得下制,尚未成痈耳。投以加味理中汤四剂,诸证已退大半,更用钟乳粉汤而安。

【摘录】《直指》卷八

【处方】人参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干葛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胃呕血。饮食伤胃,遂成呕吐,物与气冲,与血哪家医院能治疗癫痫病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煿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干姜、人参、白术、肉桂、甘草、半夏、陈皮、细辛、茯苓。

【功能主治】中寒。冬时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手足厥冷,或腹痛呕吐,甚则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脉迟无力。

【用法用量】加煨生姜5片,水煎熟,再入姜汁半盏服。其腹内外,仍用生姜炒热,时时熨之。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干姜1钱,黄连1钱,藿香叶1钱,木香1钱,诃子肉1钱,肉果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妊娠泄泻。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1钟,饥时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炙草1钱,干姜(炮)1钱,陈皮1钱,丁香5分,干柿蒂2钱。

【功能主治】产后胃气虚寒,呃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以上就是对加味理中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加味理中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附子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 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口齿类要》

【处方】白术1钱5分,干姜8分,人参2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8分,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熟附子8分,甘草(炙)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泄泻,肚腹疼痛,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肉桂、附子、黄耆。

【功能主治】先有房事,胃气衰微,口食寒物,鼻吸冷气,中宫不能担当,寒邪直入少阴肾脏,腹痛唇青,四肢厥冷,脉来沉微,一息三至。

【用法用量】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别名】理中汤、附子补中汤、参附理中汤

【处方】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补虚回阳,温中散寒。主脾胃虚寒,腹痛食少,泄利呕逆,口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乱脏毒,阴斑瘴毒,喉肿疮疡,口舌生疮,脉沉迟或沉细;并治阴盛格阳,发热烦躁。

【用法用量】理中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八引《澹寮》)、附子补中汤(《准绳·类方》卷六)、参附理中汤(《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各家论述】《医方考》:人参、甘草、白术之甘温,所以补虚;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回阳。

【临床应用】1.中寒:开庆己未年七月间,裕齐马观文夫人曹氏,病气弱倦怠,四肢厥冷,恶寒自汗,不进饮食。一医作伏暑治之,投暑药。一医作虚寒治之,投热药,无效。召仆诊之,六脉虽弱,而关脉差甚。裕齐问曰:此何证也。仆答曰:以脉观之,六脉虽弱,而关独甚,此中焦寒也。中焦者脾也。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证,必有腹痛吐泻之证。今四肢厥冷,四肢属脾,是脾胃虚寒无可疑者。答云未见有腹痛吐泻之证。当用何药治之。仆答曰:宜用附子理中汤。未服药间,旋即腹痛而泻,莫不神之!即治此药,一投而愈。

【摘录】《三因》卷二

【处方】大附子(炮,去脐)、干姜、吴茱萸(炮)、官桂、人参、当归、陈皮、厚朴(姜炒)、白术(去芦)、甘草(炙)。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寒厥倒。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白术(净,炒)2钱,制附子2钱,干姜(炒黄)1钱,炙草1钱,大枣2枚。

【功能主治】病初起,寒邪直中三阴,腹冷痛,吐清沫,利清谷,蜷卧,肢冷囊缩,吐蛔,舌黑而润。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洋参、焦术、附子、干姜、枳壳。

【功能主治】麻后寒痢而呕,腹痛。厥冷吐蛔,脉沉无力。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西潞党3钱,熟附子1钱5分,炮姜1钱,煨肉果1钱,江西术2钱(炒),白茯苓3钱,炙甘草8分。

【功能主治】脾脏虚寒,下利清谷,六脉细弱,舌白无滑。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大附子(麦面包煨,去皮脐)、人参、白术、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功能主治】阴寒身战而重,语言声轻,气短,目睛口鼻出冷气,水浆不入者。

【用法用量】以水2钟,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热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处方】黑附块5钱,别直参3钱,清炙草8分,川姜3钱(炒黄),冬白术3钱(炒香),生姜汁1瓢(冲)。

【功能主治】热壮脾肾,急救回阳。主卒中阴寒,口食生冷,病发而暴,忽然吐泻腹痛,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肉瞤筋惕,神气倦怯,转盼头项如冰,浑身青紫。

【各家论述】此证惟陡进纯阳之药,迅扫浊阴,以回复脾肾之阳,乃得收功再造,方中以附、姜辛热追阳为君,臣以参、术培中益气,佐以炙草和药,使以姜汁去阴浊而通胃阳。妙在干姜温太阴之阴,即以生姜宣阳明之阳,使参、术、姜、附收功愈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附子理中汤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枳壳理中汤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枳壳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炮姜4.5克 白术4.5克(炒)枳壳4.5克(炒)赤芍4.5克 肉桂4.5克(去皮)砂仁9克(炒灰)

【功能主治】治产后瘀血冲脾,腹中胀满,脉沉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浓汁,去滓温服。

【备注】产后脾虚气滞,血瘀不消,故冲逆于中而胀满不止,方中白术健脾运化以除胀,枳壳理气癫痫病正规医院在哪啊宽中以除满,赤芍破血祛瘀,肉桂暖血温经,炮姜温中以逐冷滞,砂糖和胃以去瘀血,水煎温服,使脾健气强,则瘀血顿化,而胀满自已。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枳壳理中汤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枳壳理中汤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理中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去黑皮),犀角1两(镑),赤石脂1两,黄连1两(去须),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人参1两,干姜(炮)1两,桂2两(去粗皮),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腹虚胀,脾气不调。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茯苓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别名】理中加茯苓汤

【处方】白术3钱,干姜3钱,炙甘草3钱,人参3钱,茯苓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中焦寒湿。

【用法用量】理中加茯苓汤(《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各家论述】冰之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以对足太阳之假热也,以干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曰真对真.假对假。

【临床应用】中焦寒湿:戊申春,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呵欠嚏喷,口亡津液,心下急痛而痞,身热近火,济下恶寒,浑身黄白睛黄,溺黄赤而黑频数,自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其脉诊得左右关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而极缓,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六脉按之俱空虚,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加茯苓是也。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理中茯苓汤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加减调中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白芍4.5克 茯苓 白术各2.4克 麦门冬1.2克 生地1.5克 陈皮0.9克 桔梗 乌梅 甘草各0.6克

【功能主治】治冬温及春月暴暖,烦躁,眠食不安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甘草(炙)、木香、桂枝、白茯苓、藿香、白芍药(酒炒)、陈皮。

【功能主治】痘疹应出不出,而内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木香、官桂、白茯苓、陈皮、半夏、生姜。

【功能主治】痘疹吐泻,而致里虚,痘出不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看了上文对于加减调中汤的介绍,我们对于加减调中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加减补中汤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处方】生地 人参 茯苓各9克 白术 当归各15克 甘草 半夏各3克 黄耆30克 川芎3克 柴胡3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疏表散邪。治终日高谈,连宵聚语,气血内伤,口干舌燥,精神倦怠,因而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气急作喘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白术、砂仁、肉豆蔻、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冷而食不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加减补中汤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加减理阴煎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姜、茯苓。

【功能主治】久痢,小便不通,厌食欲呕。

【各家论述】此由阳而伤及阴也。小便不通,阴液涸矣,厌食欲呕,脾胃两阳败矣。故以熟地、白芍、五味收三阴之阴,附子通肾阳,炮姜理脾阳,茯苓理胃阳也。按原方通守兼施,刚柔互用,而名理阴煎者,意在偏护阴也。熟地守下焦血分,甘草守中焦气分,炮姜通中焦气分,当归通下焦血分,炮姜通中焦气分,盖气能统血,由气分之通,及血分之守,此其所以为理也。此方去甘草、当归,加白芍、五味、附子、茯苓者,为其厌食欲呕也。若久痢阳不见伤,无食少欲呕之象,但阴伤甚者,又可以去刚增柔矣,用成方总以活泼流动,对证审药为要。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熟地、当归、炮姜、制附子、白芍、炙甘草。

【功能主治】痢久伤及肝脾肾之阴阳。自痢无度,头汗声低,脉弱或弦,舌红空薄者。

【摘录】《镐京直指》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发现加减理阴煎的好不仅体现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从古至今都受人推崇,养生效果真的超赞。

补中益气加减汤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补中益气加减汤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炙耆1钱5分,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归身1钱5分,白术(饭蒸)1钱5分,天麻1钱5分,钩藤1钱5分,陈皮7分,炙草6分。

【功能主治】气虚眩晕。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红枣2枚,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炙耆1钱5分,白术(土炒)1钱5分,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淮山(炒)1钱5分,扁豆(炒,杵)1钱,升麻(蜜炙)3分,陈皮6分,炙草7分。

【功能主治】产后泄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红枣2枚,煎服。

【注意】不可利小便。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补中益气加减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大家都知道理中定风汤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大熟地5钱,全当归2钱,山萸肉1钱,枸杞子2钱,炒白术3钱,炮姜炭1钱,潞党参2钱,炙甘草1钱,熟枣仁2钱(炒,研),上肉桂1钱,破故纸2钱,炙绵耆2钱。

【功能主治】助气补血,却病回阳。主小儿精神已亏,气血大坏,形状狼狈,瘦弱至极。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3枚,胡桃2个(打碎)为引,仍用灶心上2两煮水煎药,取浓汁1杯,加附子5分煎水掺入,量儿大小分数次灌之。如法浓煎频频与服。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理中定风汤,我们知道理中定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理中定风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 http://jkcp.wsqnb.com  餐饮食谱网    版权所有